close


《奔跑的記憶》【上路運動】


今天起,請在下面幾件事裡挑至少一件去做: 

‧開始閱讀,如果你曾經愛看書。你可以從《奔跑的記憶》開始。  
‧打電話給一個莫名其妙就疏遠了的朋友。
‧重拾一種你荒廢已久的運動。 
‧拿出筆記,確實計畫你想了十年的旅行。 
‧辭職,如果你的星期一症候群長達五年。



在一個因工作而情緒低落的晚上,我拿到了這本剛出爐的新書。
因為書封上頭的第一句─
『開始閱讀,如果你曾經愛看書。你可以從《奔跑的記憶》開始。』
於是,我翻開了這本書,接著出乎意料之外地一股作氣讀完了這本厚達三百多頁的小說。
這個關於自我追尋伴著濃濃親情與愛的故事,宛如雪中送炭般適時地溫暖了我那抑鬱不快的心。


想來有些汗顏,除了較輕薄的中短篇小說外,
上次讓自己有這種閱讀衝動的長篇小說竟已是一年多前的事了,那次是《追風箏的孩子》讓我欲罷不能。


一本感動人的書通常具備幾項要件:
故事的流暢與引人入勝是最基本的,它絕對不會只是純娛樂如此簡單,
通常我們也許可以在書裡看見(聯想到)一部份的自己或身邊極親近的人的影子,
因而我們產生了共鳴,置身其中隨著故事進展或哭或笑,
因為閱讀了某一本書,獲得了一些啟發,
我們有了一些改變,一些行動,原來很多事情其實並不真那麼艱難。


故事是這樣開始的:

【 這年的八月天本該一如往常,突來的意外卻衝擊平凡的家庭。短短數日內,史密西的雙親接連過世。
宛如接到葬禮的邀約,一封信自遙遠的美國西岸寄達,告知失蹤二十餘年的蓓莎妮如今落腳何處。
為了將姊姊接回美國東岸的羅德島家中,史密西騎上了心愛的鐵馬,開始萬里長征,橫跨美國大陸。
他遭人誤會為綁架犯、流浪漢,遇見鬱鬱不得志的傳教士、罹患重症的花農、樂天知命的卡車司機……
無數失落的靈魂與他分享了生命的片段與風景。


孤寂的旅途上,只有一條電話線連結史密西與青梅竹馬的鄰居諾瑪。
史密西在自己的回憶裡,一塊塊拼湊出姊姊心中那個神祕聲音的真相,
也在一通通如自剖如告解的電話中,體悟流浪與追尋的意義。 】


一開始主角並非刻意找尋,
騎著單車上路,從美國西岸橫越到東岸,純然因為生命中無法承受的意外打擊和悲傷,
內心徬徨地將抓住些什麼,因而幾近無意識地騎上早已擱置多年,曾經最愛的單車。


漫長的旅程中,他接受過無私的幫助也幫助過他人,
當然不好的事情也發生過 (以貌取人真是太多人的通病......),
未抵終點之前,他並未想過自己將獲得什麼,很多事都是一點一滴在過程中淺移默化。
漸漸地,他發現自己似乎變得不太一樣了,無論身理與心理,都和從前那日復一日麻木的自己有了些不同,
最終,他找回了生命中曾經遺忘的美好與熱情。


隨著書中主角進行了一趟公路之旅,
經歷季節的更迭、環境的變換與不可預知的旅程,
我憶起了在澳洲那一年,與Ian開著車環澳旅行的歲月,
旅程中,我們認識了來自各地的朋友,
在彼此生命的短暫交會舞台上,時而為主角時而為配角地演出了一幕幕的人生故事。
因而,我們擁有了一段段笑淚交織的共同回憶,
因為經歷,因為所遭逢,所以各自有了些不同,也更進一步地了解認識了自己。


再者,這本書也提醒了我另一件事:
究竟有多久沒能靜下心來好好單純享受文學閱讀的樂趣了呢?

閱讀是始終不變的習慣,可是究竟為什麼似乎離那個從小就愛看書的自己愈來愈遠?
還記得從小學時代起,只要零用錢存到一定階段,最大的期待就是衝去書店選書買書,
國高中時代,聯考壓力擱一旁(其實是教科書實在太無趣 =.= ),仍舊不斷嗜讀著各式各樣的課外讀物。
從一本本到一套套,各式各樣的書本在成長過程中帶給了自己多大的快樂與滿足。


大四那年開始在書店打工,畢業後也持續在書店待了好一段時間,算是閱讀最大量的時期。
然而,就從"轉行"之後,不得不花許多時間在增進自己的專業這件事上,
因而也勉強自己看了不少頗無趣的電腦書,沒有故事性但可增進專業功力的書籍。
接著開始游走於雜誌、散文、圖文書等閱讀型態,偶爾翻翻中短篇小說,
曾經最愛的文學類長篇小說,只在少數極悠閒的日子裡,才能靜得下心細細閱讀與體會。


曾經在其他書裡看過一段話說得很好:
「看小說會豐富人的想像力,好小說讓人心靈柔軟,看盡人生百態會讓人更富有同情心。」
 
不可某認一本好書除了帶給人感動與啟發,甚至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生中某些做決定的時刻。


Ian說他的某位同事因為看了這本書,重拾起了年少時代曾經熱愛的籃球。
我願自己,從這本書之後,能靜下心來多花一些時間在好的文學作品上。

 


◎延伸閱讀
由此入www.books.com.tw/exep/prod/booksfile.php?item=0010407811, 內有書籍介紹與內容連載喔~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ris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